血糖问题危害机制中核心的核心,是一类反应(蛋白糖化反应)和这种反应的终产物(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,AGEs)。不管血糖波动给健康人带来的问题,还是高血糖之后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,基本上都是AGEs所导致的。
Q:AGEs是什么?
糖和身体里形形色色的氨基酸产生的一种化学反应。这类反应叫蛋白糖化反应,它的终产物叫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,简称AGEs。
AGEs是人类在衰老过程中产生的垃圾,不管是各个器官的衰老,还是衰老后的疾病,大多数都是由这个垃圾一手促成。
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蛋白糖化反应的门槛特别低,不需要任何酶来催化。也就是说只要有糖有氨基酸的地方就能反应。
试想一下,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单位,蛋白质是生命之源呀,蛋白质遍布全身,肉眼所及都是,那变量就是糖了,糖多了,反应速度加快,产生的垃圾也多,衰老加快也是必然。
这个AGEs不管是健康人、还是高血糖病人都会产生,没有高血糖的健康人,随着年龄的增加,身体里这类蛋白糖化反应也会越来越多,垃圾也跟着越堆越多。
几乎和年龄相关的退行性病变,包括肌肉萎缩、骨质疏松、运动功能减退,甚至帕金森和阿尔兹海默病,都跟这个垃圾有关。
Q:为什么血糖高的人受AGEs的伤害更严重呢?
问题就出在这类垃圾的代谢上。
这个垃圾的来源主要分为两种:
1、外源性的,就是直接吃进去的。有些食物里直接含有AGEs,如果吃得多了,就会在我们身体里堆积起来。不过,吃进去的量还是有限的。
2、内源性的,也是更重要的,这是自己产生的垃圾。
健康人年轻的时候,这种垃圾可以正常地被分解,经过肾脏和肠道排出身体,随着年龄增加,排出会越来越慢。高血糖病人生产垃圾要比普通人多得多,垃圾代谢不掉,越来越多,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。
Q:AGEs是怎么危害身体的呢?
1、这些垃圾会危害我们的血管壁,具体表现,就是高血压和高血脂。一方面,血管壁上的胶原蛋白被糖化以后,它们会堆积在一起,直接导致血管壁变厚,管腔狭窄了,血压就高了。另一方面是血脂,运送血脂的脂蛋白如果被糖化,它运输的速度就会大大减慢,容易搁浅,导致动脉粥样硬化,高血脂就发生了。所以说,有高血糖、特别是糖尿病病人更容易高血压、高血脂,当然更进一步,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也就更大了。
2、眼睛里晶状体的蛋白被糖化了之后,就会逐渐浑浊,发生白内障。这是大多数老年人都会经常有的疾病,而糖尿病人,则会更早出现白内障,视力下降看不清东西。
3、神经系统里面的髓鞘蛋白被糖化了以后,会导致神经的传导速度减慢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,糖尿病中后期的病人感觉特别迟钝,被热水烫伤,皮肤划破了,也不知道疼痛。
4、我们运输氧气的血红蛋白也会被糖化,被糖化后的血红蛋白运输氧的能力大约会下降50%。好在我们的血红蛋白新陈代谢很快,大约120天完全更换一批,所以即便被糖化的比例比较高,本身的危害却是有限的。
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,糖化血红蛋白,它是医学上衡量你血糖水平重要的参数之一,它可以敏感地代表近期两到三个月左右你的血糖水平。
在衰老这件事上,没有一杯奶茶是无辜的。
垃圾一点一点的堆积,衰老在一点一点的形成,排出在一点一点的变慢,高血糖还会促使AGES(垃圾)的产生,这些垃圾会广泛地分布在他们心脑血管、肾脏、皮肤、神经细胞、眼睛这些地方。慢慢堆积,并发症就会一个接一个地出现。
Q:怎么减少体内AGEs的产生?
1、减少摄入食物中的AGEs。
高蛋白、高糖、自然存放两周以上的食物尽量避免。
具体来说就是,富含蛋白质或脂肪的饼干、面包、肉脯、焦糖,和表面焦糖色的烘焙品,如果放的时间长了,问题会更大。
这一类食物,我们只能对它说,你很香,但想说爱你不容易,分开也许是好的结局。
我们成年后吃进去的这些食品,大约只有1/3的AGEs能够经过肾脏排出体外,剩下的2/3都会留在身体里。
减少这类食物后,我们确实看到器官衰老的减少,以及对糖尿病的预防,糖尿病的并发症也减少了。
2、控制总热量摄入,吃饭七分饱。
七分饱可以大幅度减少AGEs这类产物的形成,这一点目前在抗衰老层面,具有确定的证据。
3、控制血糖波动。
具体来说,杜绝引起血糖波动大的食物。因为只要血糖升高,AGEs的合成就会直接增加,这也是高血糖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危害。
Q:能靠药物分解AGEs吗?
很可惜目前还不能。现在这方面的研究只做到动物实验,发现注射分解糖化蛋白产物的药物可以延长动物的寿命,但是因为副作用很大,这种药物还不能在人身上使用。
还是要靠科学控糖,科学管理生活方式来进行调节。重视糖化反应,会为身体健康带来巨大收益,所以健康生活应从减糖控糖开始~